当前位置: 首页 > 医保动态

持续优化医保经办服务 用心用情办好民生实事

                来源:市医保中心             时间:2023-10-31 16:48
分享:

2023年以来,平凉市医保部门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快推进民生领域体制机制改革,不断完善公共服务体系,着力解决人民群众关心的现实利益问题重要指示,深化医保领域“放管服”改革,着力化解深化机构改革“减少机构数量,简化中间层次”要求与基层经办机构、人员队伍短缺制约为群众提供优质高效便捷服务的矛盾,推行群众医保服务协同办、就近办、一窗办、快捷办、暖心办取得良好效果。

---服务下沉“协同办”,构建基层经办新脉络

坚持机构编制工作优化协同高效基本原则,“健身”不“增重”,不增设机构、不增加编制,依托已有乡(镇)、村(社)便民服务中心,按照医保服务站“八有”(有领导小组、有专职干部、有服务场所、有医保标识、有工作职责、有事项清单、有工作制度、有宣传专栏)和村(社区)医保服务室“六有”(有兼职干部、有服务窗口、有医保标识、有工作职责、有工作制度、有宣传专栏)的标准,在乡(镇)、村(社)两级成立经办服务点。结合人口规模、服务半径,积极探索现有编制内统筹调剂、发挥村医力量专兼并举的方法,落实乡(镇)专(兼)职医保专干1-2名,村级医保工作代办员1名的人员配置,充实乡(镇)村两级专(兼)职医保经办工作人员1700余名,将经办脉络伸展到每个村镇,确保基层医保工作有人落实,基层群众需求有人回应。同时,按照“应沉尽沉”原则,将医保缴费、手工(零星)报销、异地就医备案等18项医保经办业务下沉延伸至乡(镇),12项服务下沉至村(社),实现了“登记、缴费”不出村、“报销、救助”不离乡(镇),打造15分钟医保经办服务圈,有效促进医保各项惠民政策落地落实。

---延伸触角“就近办”,医保服务送到家门口

群众利益无小事,服务参保群众“一个都不能少”。为解决门诊慢特病在购药过程中“耗时长、跑路多、报销难”的问题,市医保中心围绕“简”字治痛点。简化办事流程,压缩“办理时限”和“办理材料”,增加门诊慢特病申请审批机构数量,实行确诊即申报,认定即享待,让更多有需求的参保群众享受国家医保政策的“红利”。围绕“便”字疏堵点。加快推行医保移动支付、医保电子处方流转和“互联网+医疗服务”,慢病患者可在定点零售药店获取医疗机构开具的电子处方,也可以在定点零售药店签约的互联网医院问诊开具处方,最大限度让群众“少跑路”,让数据“多跑路”。围绕“暖”字化难点。开通重点人群绿色通道、特殊群体潮汐窗口,为参保职工特别是老年群体提供更加贴心的医保服务,不断提升群众满意度。通过试点,全市逐步开通188家定点零售药店门诊慢特病购药直接结算服务,纳入谈判药品“三定”管理的同时开通谈判药品购药直接结算服务。

---整合窗口“一窗通办”,业务办理“最多跑一次”

推进医保经办服务窗口“综合柜员制”,窗口前台不分险种、不分事项、一窗受理、一站式服务。群众在一个窗口可以办理异地就医(安置)备案、门诊慢特病病种待遇登记审核、谈判药品登记审核、生育津贴申领报销支付、查询个人缴费、医保关系转移接续等8个事项。乡(镇)在便民服务大厅设综合医保经办窗口。强化工作人员“一专多能”“一职多用”“一窗多办”能力,业务办理从申请、受理到办结都在窗口内部传递,做到“一次排队、一次受理、一次办结”。落实“六统一”标准,提供“四最”医保经办服务,让群众“多个窗口跑、等待时间长”现象不再发生。参保群众都说“现在国家政策好啊,办医保方便多了,真是‘最多跑一次’”。

---数据畅通“快捷办”,信息化助力“智慧医保”

积极推进“互联网+”医保服务,大力普及医保电子凭证推广应用,实现医保服务“从卡到码”全新升级。广大参保群众在医保查询、报销支付、看病买药等业务场景,均可扫码办理,实现“码上办”“网上办”“掌上办”。截至目前,平凉市激活医保电子凭证154.49万余人,激活率77.82%,支付应用突破234.44万人次,信息化建设“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成效明显。

---打通壁垒“暖心办”,关注特殊群体主动服务

为了确保便民利民医保政策措施优化落地,市医保中心将市内异地(主要是华煤集团)职工办理门诊慢特病、谈判药品、手工(零星)报销等各类医保业务,交由职工就近在市内居住地所属医保经办机构办理,不用往返奔波于参保地、居住地和就医地。指定并授权符合条件的定点医疗机构为异地转诊转院就医参保人员一站式办理异地就医备案业务,减少群众“折返跑”。为解决智能技术在老年人群中使用不普及、体验不“友好”、功能不适用问题,各级医保经办机构服务窗口,配备引导人员,提供咨询、指引服务,镇(村)医疗保障服务站(点)工作人员提供“帮办”“代办”服务,主动协助老年人操作智能化终端设备,享受方便快捷的医保经办服务。

“异地就医备案不用东奔西走,在家里动动手指可以了,出院也不用垫钱再报销了”。医疗费用在就医地直接结算,已经从住院扩大到门诊,办理备案手续从到参保地经办机构现场办普遍转为网上办、电话办等不见面办,经办服务效率和质量明显提高。优质高效的服务在参保人跨省就医备案、住院费用和门诊费用的跨省直接结算全过程得到充分体现。

“不会使用智能机也没有关系,窗口的女娃娃会手把手帮我操作”。提起医保窗口服务,儿女都不在身边的老人赞口不绝。

“医保窗口都是微笑服务,一直弄不清楚的医保关系转移接续政策,只花了一杯热水的时间就给我讲地明明白白了”。一位刚办完工作调动手续的参保职工这样说到。

“医保对特殊人群有绿色通道,一点不用担心去办事身体吃不消了。”孕妇和残疾人快速办完业务在医保志愿者的引领帮助下满意而去。

“慢病凭处方可以在零售药店买药直报了,再也不用每月都去医院排长队挂号缴费取药了”,一位慢病患者说“以前去医院,一来二去怎么都得折腾一上午,现在家门口就能买药直报了,还不用垫钱”。

这些参保人是平凉200余万参保人的缩影;这些参保人的体验,是平凉200余万参保人共同的体验;这样的体验,是平凉200余万参保人对医疗保障高质量发展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下一步,我们将针对经办工作中存在的“信息共享仍有壁垒,业务系统网站和政务服务网不能够互通互用,部门协同机制不够健全,部分数据和证明材料部门之间相互共享渠道不畅通,群众网办意愿不强烈”等问题,持续推进“清减压”,进一步精简材料优化流程,加大推广“一窗通办”服务力度;真正落实政务服务“好差评”机制,抓好医保经办系统行风建设;推行“不来即享”,提高信息化服务水平,努力为群众提供更加方便快捷的医保服务,推动医保经办服务高质量发展

(撰稿:高亚娟    审核:贾会聪    责任编辑:李强强)